乙巳 諭大學士等: “今聞錢法漸弛, 鼓鑄收銅等項滋生弊端, 以致制錢日少, 價值騰貴。著戶部、工部、都察院堂官, 同詣錢局親察。每鑄錢一文必重一錢, 應作何厘剔弊端, 俾制錢充裕, 永可遵行, 著徹底確察, 逐一定議具奏。至于部...[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乙巳 諭大學士等: “今聞錢法漸弛, 鼓鑄收銅等項滋生弊端, 以致制錢日少, 價值騰貴。著戶部、工部、都察院堂官, 同詣錢局親察。每鑄錢一文必重一錢, 應作何厘剔弊端, 俾制錢充裕, 永可遵行, 著徹底確察, 逐一定議具奏。至于部...[繼續(xù)閱讀]
丙寅 戶部等衙門會議錢法十二條:一、順治錢初重一錢, 后改鑄重一錢二分五厘, 又改鑄重一錢四分, 今應仍鑄一錢四分重之錢行使。二、因銅少以致錢貴, 查鹽課與關差一體, 應將兩淮、兩浙、長蘆、河東課銀, 俱交見出差御史、督...[繼續(xù)閱讀]
辛未 諭大學士等: “直隸各省, 銅鐵紅衣大小炮甚多, 或遣部院堂官、賢能司官,逐省察明大小炮數、丈尺斤兩, 酌量每省應用者, 以鐵炮存留, 其銅炮及所余鐵炮堪用者,俱取至京, 不堪用鐵炮, 悉令銷毀??闪钭h政王大臣等會議以聞...[繼續(xù)閱讀]
庚子 九卿議準土司田舜年請開礦采銅。上曰: “開礦采銅, 恐該管地方官員借此苦累土司, 擾害百姓, 應嚴行禁飭, 以杜弊端?!?..[繼續(xù)閱讀]
戊申 戶部議覆: “臨清關監(jiān)督戶部郎中高拱乾疏言‘關差辦銅, 多寡不均, 今臨清關額稅止二萬四千余兩, 而辦銅銀二萬兩, 應請酌減’。查太平、贛關二處, 額稅三萬余兩, 從不辦銅, 應減臨清辦銅額銀一萬兩, 分令太平、贛關采辦...[繼續(xù)閱讀]
丙戌 戶部等衙門議覆錢法侍郎李仙根將寶泉局康熙二十二年分鼓鑄用過銅斤具題。得旨: “管理錢法, 俱應另行選差, 將鑄錢事宜, 并耗費等項, 詳加察看, 親督鑄造, 務期盡除積弊, 永為定式。應差各官, 該部開列具奏?!?尋, 戶部...[繼續(xù)閱讀]
七月丙戌 工部議覆: “管理錢法刑部左侍郎佛倫疏言, 寶源局每年鼓鑄, 用銅六十五萬八千一百斤零, 以五萬斤銅為一卯, 每月鼓鑄二卯。此六十五萬余斤之銅, 止可鼓鑄六個月有余, 其五個余月, 匠役無事, 各歸鄉(xiāng)村。伊等俱賴手藝...[繼續(xù)閱讀]
丙申 先是, 上以各關采買銅斤, 價值不敷, 恐累商人, 令大學士等傳集舊任關差各員, 逐一問明, 并問四季造冊送部, 果否有益。至是, 大學士等奏曰: “臣等遵旨問舊任關差各官。據稱, 部定銅斤價值六分, 采買不敷; 其各差造冊, 四季...[繼續(xù)閱讀]
戊子 戶部等衙門遵旨議覆: “皇上軫念商民, 近因出差各官, 希圖議敘, 托言銅價浮多, 不遵定例, 任意苛征, 令臣等酌議加增銅價, 停其議敘。臣等查直隸各省關差采買銅斤, 原價六分五厘, 今酌議加增三分五厘, 每斤計算一錢, 通共...[繼續(xù)閱讀]
癸巳 戶部遵諭議覆: “各省解送物料共九十九項。京中無貨買之物, 應令照舊解送外, 查所解印書紙張庫內見有存貯, 白銅無應用之處, 應將此二項停其解送。至于外解青粉等三十八項, 價值并腳價合算, 比在京師價貴, 相應停其外解...[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