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式擒縱機構的結構如圖4-20所示。它主要由擒縱叉部件、擒縱輪部件及活擺部件等組成。擒縱叉部件由叉臂、叉軸組成,進腳、出腳和叉臂做成一體,進、出腳各部分名稱如圖4-21所示。圖4-20擺式擒縱機構圖4-21擒縱叉部件1—進腳2—鎖...[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擺式擒縱機構的結構如圖4-20所示。它主要由擒縱叉部件、擒縱輪部件及活擺部件等組成。擒縱叉部件由叉臂、叉軸組成,進腳、出腳和叉臂做成一體,進、出腳各部分名稱如圖4-21所示。圖4-20擺式擒縱機構圖4-21擒縱叉部件1—進腳2—鎖...[繼續(xù)閱讀]
格拉哈姆擒縱機構的結構如圖4-23所示。它由擒縱輪和擒縱叉組成,擒縱叉的兩臂裝有進瓦和出瓦,叉瓦鎖面是圓柱面,該圓柱面的軸線與擒縱叉轉動中心重合,叉瓦沖面是平面。另外,在擒縱叉軸上還固定著引擺桿,引擺桿又箍住擺桿,這樣...[繼續(xù)閱讀]
以國產統(tǒng)機擺鐘為典型結構的擺式擒縱機構與格拉哈姆擒縱機構的工作原理是相類似的。由圖4-25可見,擒縱機構在平衡位置以后所傳遞的正沖量,比在平衡位置之前所傳遞的正沖量為多,因此,擒縱機構對周期的影響是使它增加(周期增...[繼續(xù)閱讀]
齒輪傳動在鐘表機構中有廣泛的應用,圖5-1是SZ1型統(tǒng)機手表卸去擒縱調速系統(tǒng)后的齒輪轉動示意圖。圖5-1SZ1齒輪傳動圖1—離合輪2—撥針輪3—跨輪片4—跨齒軸5—中心齒軸6—分輪7—時輪8—中心輪片9—擒縱輪片10—擒縱齒軸11—過齒軸...[繼續(xù)閱讀]
齒輪傳動時,單位時間里轉過的角度稱為角速度,常記作ω。一對互相嚙合的齒輪,主動輪角速度為ω1,從動輪角速度為ω2:若ω1=ω2,則此對齒輪傳動,稱為等速傳動;若ω1>ω2,則此對齒輪傳動,稱為減速傳動;若ω1<ω2,則此對齒輪傳動,稱為...[繼續(xù)閱讀]
主動輪轉過一圈,從動輪究竟轉過多少圈,它們之間的關系可用傳動比來表示,傳動比的符號常記作i。一對齒輪的傳動比與角速度成正比,即:(5-1)式中i12——第一個齒輪對第二個齒輪的傳動比;ω1——第一個齒輪的角速度;ω2——第二個齒...[繼續(xù)閱讀]
由一對以上齒輪組成的齒輪傳動系統(tǒng)稱為輪系。輪系傳動比為各對齒輪傳動比之積,即:i1-n=i12×i34×…×i(n-1)_((n))或輪系傳動比為第一只齒輪的角速度與最后一只齒輪角速度之比,即:i1-n=(ω1)/(ωn)例5-1已知:分輪齒數Z1=10,跨輪片齒數...[繼續(xù)閱讀]
鐘表齒輪傳動,特別是它的主傳動,所采用的齒形大多是一種所謂圓弧齒形,也叫做鐘表齒形。由于這種齒形是從擺線齒形演變而來,所以,又稱其為修正擺線齒形。為了了解鐘表齒形,必先知道擺線齒形。擺線齒形是由外擺線和內擺線組...[繼續(xù)閱讀]
鐘表齒輪各部分名稱(圖5-7)有:圖5-7鐘表齒輪(1)齒數Z齒數是指一個齒輪的輪齒數目。在主傳動輪系中,輪片齒數一般為60~90,齒軸齒數一般為6~12。(2)模數m周節(jié)除以圓周率π所得的商為模數,單位為mm。模數可以標志齒的大小,模數大,齒...[繼續(xù)閱讀]
在鐘表機構中,常把指針齒輪傳動,上條齒輪傳動和撥針齒輪傳動稱為輔助齒輪傳動。上述三種輔助齒輪傳動工作情況與主傳動齒輪工作情況不一樣。鐘表機構的主傳動大多是增速傳動,以輪片為主動輪,齒軸為從動輪。而在指針齒輪傳...[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