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是在計算機工程中,將一種給定的 指令集架構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在處理器中執(zhí)行的方法。
概述:
微架構(英語:Microarchitecture)又稱為微體系結構/微處理器體系結構。是在計算機工程中,將一種給定的 指令集架構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在處理器中執(zhí)行的方法。一種給定指令集可以在不同的微架構中執(zhí)行。實施中可能因應不同的設計目的和技術提升而有所不同。計算機架構是微架構和指令集設計的結合。
基本部件:
微架構因應計算機指令系統(tǒng)的執(zhí)行過程來設計。
折疊計算機指令的執(zhí)行過程
一般包含以下內容:
1. 提取指令
2. 編譯指令
3. 計算機操作數所存放的地址
4. 提取操作數
5. 執(zhí)行指令
6. 返回結果
折疊新型的微架構b包含部件
流水線執(zhí)行機制
指令發(fā)射和調度機制
On-die cache 片上高速緩存
存儲器管理機制
協調處理器
轉移預測機制
與指令集架構的關系
指令集架構大致上和處理器的程式設計模型(programming model)一樣。指令集架構包括執(zhí)行模型(execution model),暫存器(Processor register),位址和數據格式等。微架構包括處理器的組成部份和對指令集架構的連接和操作。一個系統(tǒng)的微架構通常以描述不同微架構組成部份如何互相連接的平面圖代表,而這些微架構組成部份可以是簡單的邏輯門(Logic gates),電阻,或是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等大型元件。這些平面圖通常把數據路徑(Data path)和控制路徑(control path)分開。每個組成部份會以示意圖表達他們和執(zhí)行他們的邏輯門之間的連系。
內容來自百科網